
不锈钢发黑
规格尺寸:支持多种标准、非标定制
标准号:支持多种标准、非标定制
材质:不锈钢
头型:支持多种标准、非标定制
不锈钢紧固件发黑处理是一种化学表面改性工艺,通过在金属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实现黑化。主流工艺包括:
液体氮化+化学氧化:在液体软氮化(520~580℃)基础上进行氧化处理,形成复合膜层,兼具耐磨与防腐性。
碱性氧化法: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在高温下反应,生成黑色氧化膜,盐雾性能达600~800小时,成本较低。
电解氧化法:通过电解液(含重铬酸甲、硼酸等)快速形成黑色膜,适用于铁素体不锈钢(如430)。
该处理旨在提升耐磨性、降低反光并满足特定外观需求,同时避免传统电镀的氢脆风险。
镀层特征
发黑膜层核心特性如下:
结构与成分:
双层复合结构:外层为黑色氧化铁或铬氧化物,内层为氮化层(液体氮化工艺),总厚度较低。
膜层致密填充氮化疏松层,阻隔腐蚀介质渗透。
性能参数:
硬度:表面硬度较基体显著提升。
耐腐蚀性:中性盐雾测试600~800小时(碱性氧化法),无锈蚀现象。
耐温性:可耐受-50℃~260℃温度,高温不脱落。
表观:亚光或亮黑外观,色泽均匀,不影响尺寸精度。
选型建议
根据材质与工况需求选择工艺:
工艺匹配性:
工艺类型 适用材质 盐雾性能 成本 液体氮化+氧化 奥氏体不锈钢(304/316) ≥500小时 中高 碱性氧化法 各类不锈钢 600~800小时 低 电解氧化法 铁素体不锈钢(430) 300~500小时 中 关键考量:
高腐蚀环境(海洋、化工):优先选碱性氧化或液体氮化工艺,确保盐雾≥600小时。
外观要求:需纯黑亚光效果时,避免染黑(易掉漆),选择化学氧化或电解氧化。
环保限制:避免含六价铬工艺(如部分酸性着色法),选用无铬碱性或电解工艺。
应用场景
发黑处理适用于以下领域:
光学与医疗设备:
手术器械、内窥镜螺丝等,利用黑色亚光表面对光线的低反射特性,避免光学干扰。
汽车与机械制造:
发动机高温区螺栓、变速箱紧固件,依赖高耐磨性及耐温性。
建筑与家电装饰件:
高端家电外壳螺钉、建筑幕墙连接件,满足黑色装饰需求且耐候性优异。
特殊工业场景:
化工阀门、矿用设备紧固件,需抵抗酸碱介质腐蚀(碱性氧化膜耐碱性强)。